1.防护
(1)根据泄漏液体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
(2)防护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1;
表1-1
????????? 危险区 毒性 | 重度危险区 | 中度危险区 | 轻度危险区 |
剧毒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高毒 | 一级 | 一级 | 二级 |
中毒 | 一级 | 二级 | 二级 |
低毒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微毒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3)防护标准,见表1-2。
表1-2
级别 | 形式 | 防化服 | 防护服 | 防护面具 |
一级 | 全身 | 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二级 | 全身 | 封闭式防化服 |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三级 | 呼吸 | 简易防化服 | 战斗服 |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
2.询情
(1)遇险人员情况;
(2)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扩散范围;
(3)周边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
(4)单位的消防组织与设施;
(5)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3.侦检
(1)搜寻遇险人员;
(2)使用检测仪测定泄漏物质、蒸气浓度、扩散范围;
(3)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
(4)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5)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6)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施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设立隔离带;
(3)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质,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