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很多因素有关:
1)接触起电:当两种物质表面互相紧密接触,其间距小于25×(10的8次方)厘米时,就会产生电子转移,形成双电层。如果两个接触的表面分离十分迅速,即使是导体也会带电。磨擦能够增加物质的接触机会和分离速度,因此能促进静电的产生。
2)感应起电:在工业生产中,带静电物体能使附近不相连的导体如金属管道和金属零件表面的不同部位出现正、负电荷即是感应所致的静电。
3)极化起电:静电非导体置入电场内,其内部或外表均能出现电荷,这种现象叫极化起电。
4)附着带电:某种极性离子附着到与地绝缘的物体上,也能使该物质带电或改变物质的带电状况。
2 静电的危害
2.1 泄漏喷出引起爆炸事故:日本一高压聚乙烯压缩机因电源电压下降而停止工作。喷口管内存有乙烯气体和聚合用触媒,因此产生聚合反应并放出热量使喷嘴温度升高。压缩机重新启动后,压进管内的新鲜乙烯气体使相应管道冷却,由于此间尚存在乙烯受热裂解的吸热反应,因此更促进了管道的冷却,致使压缩机出口管线、过滤阀等法兰产生间隙,高压乙烯气体由此泄漏喷出,产生静电导致乙烯与空气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2.2 磨擦搅拌引起的爆炸事故:某树脂厂搅拌槽,当加入矿物松节油和树脂白光粉后搅拌2小时发现搅拌轴发红,随即产生爆炸。由于树脂是预先辊压过的,在辊压过程中树脂带上静电,在搅拌操作中,可测得槽壁静电电压约为20 千伏,槽中心部分为 60 千伏。
2.3 液体物料输送带电引起爆炸:某化工厂塑料粉未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铝管内高速输送,因同铝管内壁磨擦,使塑料颗粒带电产生累积,由静电放电火花导致气升管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
此外,人体带电同样也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 静电危害的消除
3.1 采用工艺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工艺控制法即从工艺上、材料选择、设备结构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能达到危险程度。对于输送气体和液体物料主要通过控制流速来限制静电产生。对于输送固体物料所使用的皮带、托辊、料斗、倒运车辆和容器等应采用导电材料制造并接地。使用中要定期清扫,输送速度要合适、平稳,不要使物料震动窜位。
3.2 泄漏导走法。泄漏导走法即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空气增湿法,加入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和规定静止时间的方法,将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以控制静电放电的产生。
3.3 中和电荷法。中和电荷法就是利用相反极性的离子或电荷中和危险性静电,从而减少带电体上的静电量。属于该法的有静电消除器消电、物质匹配消电和湿度消电等。
3.4 封闭削尖法。该法就是利用静电的屏蔽、尖端放电和电位随电容变化的特性,能动地使带电体不致造成危害的方法,将带电体用接地的金属板、网或缠以导电线匝,即能将电荷对外的影响局限在屏蔽层内,同时屏蔽层内物质也不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于是远方放电等问题就可以消除,这种封闭作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3.5 人体防静电。人体防静电即可利用接地、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具体措施,减少静电在人体上积累,同时还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等措施,保证静电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