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有有毒有害的物品,这些物品在生产、使用、运输、储存过程中一旦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或与人体接触,极易造成中毒事故。安全检查人员必须要了解掌握职业卫生、预防中毒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检查要点。
??????? 一、氯
???????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对局部有灼伤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后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而出现“电击样”死亡;液态氯接触人体还会发生冻伤等伤害。
??????? 氯中毒经常发生在医药化学制品、城市供水、消毒漂白、金属回收等生产企业,预防氯中毒的方法主要有:
???????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保持管道负压。
??????? 2、含氯废气须经石灰净化处理再排放。
??????? 3、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戴防护面具。
??????? 4、严格按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气瓶超装、超压、混装、摔跌等现象造成泄漏。
??????? 二、氰化物
??????? 氰化物包括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乙腈、丙烯腈等,大多数属剧毒化学品,常用于金属冶炼、合成纤维、医药化学制品、粮仓灭鼠杀虫、仓储、废旧物质回收等生产企业。
??????? 预防氰化物中毒的措施主要有:
??????? 1、改进工艺,以无毒代替有毒。生产车间宜尽量采用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毒物扩散稀释。
??????? 2、加强密闭通风。进入反应器清釜前,必须充分排风,以排除残留的毒物。
???????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氰化物的保管、使用和运输应有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专用制度;用氰化物熏仓库时要防止门窗漏气,并需经充分通风方可进入。
??????? 4、加强个体防护。应配备防护服、专用手套、防毒口罩(活性炭滤料)或供氧式防毒面具,不能戴橡皮手套进行操作;车间应配备洗手、更衣设备以及急救药品。工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工作后应用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 5、操作工人在就业前应进行体检,上岗后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中毒现象并采取医疗措施。
??????? 三、苯、甲苯、二甲苯
??????? 苯(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特殊的芳香味。在常温下即可挥发,温度升高,挥发更快;用途极广,常用作油脂、橡胶、树脂、胶水、涂料等的溶剂。
??????? 苯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形式被工人吸入体内,液体状态的苯可经皮肤少量吸收。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苯可引起急性中毒。进入体内的苯,绝大部分可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但尚有少量的苯可潴留在人体的骨髓、脂肪组织和肌肉内。如反复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苯,蓄积量增加,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 急性苯中毒病人先感头晕、头痛,似酒醉状态;如继续吸入苯,出现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神志模糊,甚至完全失去知觉,目前急性苯中毒已不多见。慢性苯中毒病人常先出现神经衰弱虚状,如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数降低,这时病人可有刷牙时齿龈出血,皮肤发生紫癜等症状。如仍未引起重视,继续接触苯,可引起红细胞减少,血色素降低,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 甲苯、二甲苯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其表现与苯基本相似,但在慢性中毒时,以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一般不引起血液系统的损伤。由于在现场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三者常同时存在,有时较难严格区分。至于单纯地接触甲苯或二甲苯,其危害远比苯小。
??????? 对慢性苯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苯中毒才是积极措施。在工业生产上采取密闭、通风、工艺过程自动化是目前降低生产环境中苯浓度,预防苯中毒的重要措施。例如喷漆行业的小件喷漆柜、自动化淋漆机和静电喷漆等,既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又能改善劳动条件。皮鞋厂等的涂胶操作,可设置排风罩,使有害气体通过吸风排出。医务部门应对接触苯的工人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及时治疗。
??????? 四、硫化氢
??????? 硫化氢(H2S)为无色、具有臭蛋样气味的气体,浓度过高时,气味反而变得很弱,因为它对嗅神经有麻痹作用。因此,绝对不能单凭嗅觉来区别硫化氢浓度的高低。
??????? 硫化氢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气,在硫化物遇酸或硫燃烧时遇水均可形成硫化氢,在使用多硫化钠制造硫化染料及应用这些硫化染料时,可有硫化氢废气逸出。此外,在处理腐败的鱼、肉、蛋类,疏通下水道管线、阴沟,清洗陈旧咸菜池、化粪池、酒窖、造纸厂的贮纸浆罐等都可能接触到硫化氢。
??????? 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溶解在黏膜表面上的水分中,并和钠离子结合成硫化钠,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眼睛刺痛、怕光、流泪或咽喉痒、咳嗽。如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可出现头昏、头痛、全身无力、心悸、呼吸困难、口唇及指甲呈青紫色,严重者伴有抽筋,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 防治硫化氢中毒,对急性中毒患者应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处,使患者安静、保暖。对呼吸暂停者施行人工呼吸。如果在深沟、池、槽等处抢救患者,抢救者自己必须戴供氧式面具,并腰系绳子,以免抢救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