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20米的文化长廊,却包含着文化、科技、环境,就在这短短的长廊里,重庆市石壕煤矿运输队19个班组200名职工却感受到“班组文化”营造的“人文精神”、“管理理念”、“科技创新”的先进所在。 笔者走进了运输队班组职工传说的“文化长廊”,亲眼目睹了“文化长廊”的神秘,绿色掩映的树木不时地向人们散发着清香、阅报栏里信息吸引着过往的职工驻足,小发明“地拖拧水器”正昭示着职工的创新思维,给笔者留下了一串串联想。“班组文化”用什么来引导人、教育人,凝聚人?其实,运输队“班组文化”长廊就是很好的见证,它见证了班组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熏陶,职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思维的创新。 自从张绍全队长的小发明“地拖拧水器”出现长廊文化里,引发了班组职工岗位学科学、用科学的行动,还引来了重庆煤电石工会张应勤主任的关注,张应勤主任对张绍全队长的小发明“地拖拧水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说明了基层管理者在重视科技发展,把一个小小的发明拿到公众中展示,激励的是员工岗位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也反映了石壕煤矿各级领导把重视科技投入引向班组发展。” 阅报栏在“文化长廊”里算得上一大特色,每天过往的班组职工总要上前去瞧一瞧、看一看,从《工人日报》到《中国矿业报》、从《中国煤炭》到《重庆晨报》中知晓世界、了解生活。许多职工对笔者提起阅报栏给自己生活、工作提供了帮助的事儿时,他们们总是说:“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其实,纸媒体是最受班组职工欢迎的,因为纸媒体具有独特的亲切感,一来可以亲身触摸它,二来可以收藏它,班组许多先进管理经验都是在纸媒体上得来的。”特别是该队工会主席李文华,每天负责对阅报栏的更换,工作中心细的他把更换下来的报刊还进行一一整理,他把《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登载的经验和单方剪裁下来,装订成册,作为班组管理工作经验的借鉴。 5年前,运输队8名管理人员一背篓、一背篓地从500米远处把土壤搬运到走廊上,种上了小树苗,在班组职工共同的呵护下,如今小树也一天天长大了,绿色不时地向人们昭示着“爱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的真实写照。提起“文化长廊”里的那4株桂花附,每天过往的职工总是要念上几句,“绿色改变生活环境,体味生活的美、环境的美,感受到的是管理者对环境建设的高度认识。” 短短的“文化长廊”看起来不怎么样,但从“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却反映出了基层队伍管理者的良苦用心,展示的是“文化引导人、科技教育人、绿色熏陶人”的班组文化,印证的是一个企业用什么来凝聚人,一个班组用什么凝聚人的先进管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