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三全”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其中之一是全过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意味着安全生产监管的过程是至始至终,无缝隙、无疏漏,为安全生产编织了密不透风的防护大网。如何有效做到全过程安全监管,笔者认为应抓好安全生产监管“三步曲”:
事前防范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生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主旨就是要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实工作中,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安全监管的重心普遍还是停留在事后查处和责任人处理上,本人从自身的监管实践中认识到,防范胜于救灾,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工作重心放在事前防范上,才能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着力营造事前防范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之一,强调“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民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安全生产已不再是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个别问题,而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是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主题之一。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俗话说:“思想不牢,地动山摇”,要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只有树立了“我要安全”的意识,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普遍的和高度的重视,才能使安全生产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为营造事前防范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着力抓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必须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必须按规范进行,必须抓好安全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重效益轻投入,再加上个别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推波助澜,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这就必然埋下许多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防灾抗灾能力下降,引发事故。要预防事故,必须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否则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不得投入建设、生产和经营。
(三)着力严把审批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关口必须前移,放在事前监督上。要通过事前监督,依照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把住安全准入“门槛”,坚决把那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或者不安全因素多、事故隐患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排除在“安全准入门槛”之外。
(四)着力抓好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在企业,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制度,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运行中的监督管理。日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中是相互对立、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为此,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随着现场运行过程的变化,安全与危险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在运行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要保持运行过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必须深入现场、了解现场,时时关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的缺失,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有效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纠正和弥补管理的缺失,那么在运行过程中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坚持目标管理。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通过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的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往往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威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方向发展或转化。
(二)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章立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岗位操作规程,通过日常检查、工作班前班后检查、节假日检查、季节性检查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坚持全员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监督机构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亦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四)坚持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是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事中监督上。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力度,重点查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且导致事故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发现事故隐患应当依法采取监督措施或者处罚措施,并且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在监察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库的作用,努力构建政府指导、协会组织、专家服务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监察中的技术支持。
(五)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事后评价
事后评价是安全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事后评价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把安全工作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总结提高,持续改进,防范于未然,以利再战。
(一)评价安全计划的完备性及其缺陷。
(二)评价安全计划的适用性、执行力及执行过程中不适用情形的修正情况。
(三)评价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及责任、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评价安全生产中问题的处理情况。一是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二是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人员、措施、责任、时限、效果。三是发生事故后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情况及社会的反映。
事后评价要以实事求是和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上级负责的态度查找出已出现或潜在的不利因素,预测对今后的危害,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遇新情况后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管理和控制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为确保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三步曲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它构成了控制作业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框架。事前防范是基础,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评价是持续改进实现动态管理的保证。事前防范是为了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是为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是为更好落实事前防范措施实现安全生产。为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现场的三步曲是缺一不可、循序渐进、周而复始、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它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返复的过程。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好三步曲的工作,作业现场安全是可以控制的,也一定能够控制,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