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并不一定造成静电着火,静电着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其一,必须存在静电产生和积聚的条件,并且在静电放电时具有足够的放电能量。静电放电的能量太小,便没有足够的能量去点燃可燃混合气。事实上,静电火花放电的能量一般都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其二,必须存在适当浓度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即使有足够的放电能量,如果可燃蒸气的浓度不在爆炸和燃烧范围内也不能发生爆炸和燃烧。
1 减少产生静电的措施。油料内的杂质是静电起电的重要因素,然而使油料达到高纯度是困难的也是不经济的,从目前的技术现状看,还没有能完全杜绝静电产生的措施。因此,对于防止石油静电危害来说,不能完全消除静电电荷的产生,只能减少静电产生。
(1)、控制油料流速。油料流速越高,静电量越大。《石油库设计规范》规定,汽油、煤油和轻柴油等油料的灌装速度不大于4. 5 m/s。在空罐进油过程中当管路浸没小于200 m m时,或浮顶油罐浮顶未浮起前;或油罐车装油时,鹤管进油口未浸没前,或成品油中夹有明显水分、空气和杂质等情况下,流速都应限制在1 m/s以内。(2)、控制加油方式。油罐及油罐车从顶部喷溅装油时,油料必然要冲击油罐壁,搅动罐内油料,使其静电量急剧增加,且油料蒸发加剧,而从底部或将鹤管伸至接近油罐车底部,可以减少油料喷溅、起泡沫,避免新电荷产生;减少油料的雾化、蒸发,可以避免油气达到着火和爆炸浓度范围;避免油料流经电容最小的油罐中部,不致产生较大的油面电位;可避免在局部范围内因油柱集中下落形成较高的油面电荷密度;在装油后期,油面电位达到最大值时,油面上部没有突出的金属,可以避免局部电场增加,不致发生火灾。
(3)防止不同油料相混或油料含水和空气。不同油料相混或油料含有水和空气时,都会使静电量增加,油中含水5%,会使起电增加10-50倍。
2 加速静电的泄漏,防止或减少静电的积聚。静电的产生本身并不危险,实际的危险在于电荷的积聚,因为这样能储存足够的能量,从而产生火花放电将可燃性气体引燃引爆。油料中的电荷不容易泄漏,因而使不断产生的静电荷在油料中越积越多。为了加速油料电荷的泄漏,可以采取接地、设置静电消除器以及增加油料导电率等措施。
(1)、接地和跨接。静电接地是指将设施设备通过导线接地体等手段与大地连成阻值较小的通路,以使电荷导入大地。对于储油容器,由于油料是绝缘体,带电后不能靠容器的接地来迅速导走油料的电荷,但容器接地能减小电荷向大地泄漏的电阻,从而加快油料电荷的泄漏。同时,容器接地使容器本身及相关金属设备与大地之间构成了良好通路,消除了容器外表面电荷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2)、加抗静电添加剂。抗静电添加剂的作用不是“抗”静电,而是加入微量这些物质时,可以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加油料的电导率,使其电荷得不到积聚,加速静电泄漏,消除静电危险。
(3)、设置静电缓和器。
(4)、设置静电消除器。
(5)、经过过滤器时,油料要有足够的漏电时间。经过过滤器的油料,由于与过滤器发生剧烈摩擦,大大增加了接触和分离的强度,可能使油料的电压增加10-100倍。为了避免把大量电荷注入容器,装有过滤器的油料管线,在其出口要留有一定长度或流经一段时间,将其大量电荷泄漏掉,再注入容器。通常规定经过过滤器的油料要有30s以上的缓和时间,因此经过过滤器的油料,必须在接地管线中继续流经30s以上的管长后,才允许进入容器。为了避免静电事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对控制静电有很大关系,如过滤器不要靠近油罐、装车台,应留有一定的缓和长度;管线尽量少拐弯、变经等。
3 消除火花放电。采取了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的措施已为消除火花放电提供了预防措施,但仍有放电的危险存在。火花放电的危险之一是油罐、油罐车等及其附属设备之间的放电。防止的办法之一就是将它们都跨接起来,即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并作可靠的接地,如同减少静电积聚的方法一样。火花放电的危险之二是容器内的油料与容器内壁及其他的突出金属(如毛刺、加油栓、鹤管口等)发生放电,或油面上的金属漂浮物(垫片、量油桶、浮子等)与容器壁发生放电。防止这种火花放电的方法是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主要有:
(1)、装油过程中,严禁上罐或罐车进行人工检测、测温、采样等作业。装油完毕后,必须静置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人工检测、测温、采样。汽车油罐车应静置大于2分钟,油罐应静置20-30分钟。
(2)、给油罐车加油时,鹤管口应插到罐车底部。
(3)、油料加注、用车辆运输等过程中,及未达到静置时间时,严禁有任何金属体落入容器内或不接地的金属物体浮于油料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