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安全平稳运行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在地铁发生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时容易造成运营秩序紊乱,严重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也会在运营秩序紊乱后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指挥决策失误,还会因为信息传递时间过长影响应急响应启动效率,更会因关键环节卡控不到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有地铁运营单位“大脑”之称的控制中心,同时作为运营指挥和信息收发中心,应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化、信息化设备进行事前超前预警,处置过程中卡控等措施,尽早、尽快、安全恢复正常运营秩序,最大限度的保障运营安全平稳有序。本文重点论述西安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运用先进的科技化、信息化设备对地铁安全平稳运营的重要作用。
地铁运营控制中心(OCC)的工作特性
地铁运营控制中心承担地铁运营的整体指挥工作和信息收发工作。地铁运营秩序正常、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时,主要工作为按照行车计划监控行车和轻微晚点调整工作,对电力、环控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当发生故障等突发事件后,控制中心作为地铁的大脑则发挥出了强大的作用,指挥现场处置并向运营分公司领导及下属部门传递相关信息。上级预警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时,根据地铁实际情况研判后向运营分公司各单位发布对应的预警信息,组织各专业应急抢险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确保运营安全。
西安地铁预警信息分为特殊气象预警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反恐治安预警信息、设施设备运行状态预警信息。特殊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预警、反恐治安预警等事前预警信息按照地铁公司与发布预警信息的市级单位的工作接口协议,由市级部门向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转发预警信息。地铁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后,对照运营分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研判后向运营分公司各单位发布单位内部预警信息,组织与本次预警相关的专业抢险队启动应急响应,专业抢险队按照现场处置方立即投入工作,密切监控本次预警涉及到的设施设备的状态和事件的发展态势,运营安全带来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特殊气象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是通过钉钉信息群(钉钉办公软件上建立的内部工作组群)向分公司内部各部门发布预警信息。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书面和电话预警传递信息速度更快,响应启动迅速,能够及时应对恶劣条件对地铁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发生地震后易造成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车辆、结构及其设施设备的损坏,引发火灾、水害、结构损坏、物体坠落、列车脱轨等重大事故。地铁列车运行线路和车站均在地下空间,发生地震后不利于乘客逃生,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的靠前预警,发生影响地铁安全的地震后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此,西安地铁根据线路分布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地震应急预案,与市地震局建立地震预警合作机制,引进试用了MH-2016A单目标地震预警专用接收服务器进行地震预警和震后应急处置指挥。
地震预警专用接收服务器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较强的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并提前告知对目标的预计影响(裂度),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目的。地震预警接收服务器将自动接收的地震预警中心发布的预警信息,显示离震中最近的四个市的预警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控制中心调度员接收到声光报警后结合预估裂度和相关预案立即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如:组织列车进站停车开门、疏散乘客等),并立即收集市地震局官方发布的地铁沿线预估裂度信息,根据官方发布的地震实际裂度组织进一步的应急处置,同时根据地铁设施设备的损坏情况制定后续的处置措施(如:宣布继续运营、停运抢险等)。
自西安地铁引进地震预警接收服务器以来,成功接收了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和2017年9月5日凌晨1时14分陕西咸阳彬县(塌陷)3.2级地震,震源深度0公里,均能够在地震波到达西安的时间提前3秒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震中信息,控制中心根据该预警及时做出了响应。其中九寨沟地震过程中在市民感受到异常并接收到地震信息后,人心惶恐急于逃生的情况下,因安放在控制中心的地震预警系统及时报警,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接收预警后处置过程中信息传递迅速,响应及时,应对震时和震后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措施得力,无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件发生,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应急启动机制及先进设备运用
应急信息是指在运营分公司管辖范围内发生安全事件等已经造成运营秩序混乱和人身伤害等情况时,控制中心将该信息向分公司各级领导、员工传递,根据事件的性质进行应急处置。通过相关信息的传递能够迅速组织抢险指挥部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成员赶赴指挥部指挥抢险,组织应急抢险队赶赴事发现场进行应急抢险和救援。这一系列的信息传递及组织手段,能够迅速集结抢险专家和抢险专业人员投入抢险和现场盯控,杜绝应急处置过程中因技术力量薄弱和现场安全关键环节盯控不严格导致影响范围的扩大乃至发生衍生次生事故。西安地铁运营控制中心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其他地铁单位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引进了“西安地铁控制中心(OCC调度大厅)应急报警系统”用于应急抢险技术人员的快速集结。
应急报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发生应急情况后,控制中心当值值班主任按压安装在调度大厅的启动装置启动报警设备,联动各终端的声光报警器。调度部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集合到调度大厅及时成立控制中心技术保障工作组和应急指挥工作组参与应急指挥或配合工作。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安全有序进行,关键点卡控到位。
应急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发生影响较大的故障后迅速启动应急,使调度部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迅速集合到调度大厅参与应急指挥或配合工作;处置时效性较强的故障时,起到计时提醒的作用。例如列车发生故障3分钟仍未处理完毕时,当值值班主任启动报警,报警启动后控制大厅安装的该系统显示终端从180秒开始倒计时,当倒计时结束时故障车仍无法动车,行调可作为救援命令发布时间的参考,此时行调可立即发布列车救援命令组织对故障列车进行救援;显示终端(LED)播放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全宣传标语等内容,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西安地铁运营控制中心自启用“应急报警系统”以来,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先后多次启动该装置后均能迅速集结管理,技术人员赶赴调度大厅参与、指挥应急抢险。因其操作程序简便,只需按压启动按钮即可启动应急报警系统,与传统的电话汇报方式相比较,每次应急处置过程中管理、技术人员集结完毕均能提前大约5分钟,为当班调度员及值班主任减少信息通报占用的时间,使其完全投入到应急抢险指挥中,盯控重点环节,确保处置过程安全。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信息化设备运用
西安地铁控制中心施工调度管理系统是在信息化建设中,为进一步促进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行车设备的检修施工计划从申报、审批、实施过程等环节的安全卡控方面顺利进行而引进的管理系统。该系统设置了施工计划(计划申报、审批),请销点(施工批准、结束),停送电(批准、安全控制),调度命令(书面命令编辑、审批)等模块,控制中心调度员在以上模块中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操作进行施工、停送电和书面命令的批准和结束,地铁车站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配合就能工作即可。减少了施工实施的全过程和书面调度命令上传下达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施工安全顺利实施。
施工管理系统在施工计划模块中设置了“冲突检测”功能,利用系统内的数据运算,可以检测出申报的施工计划在作业区域、列车运行路径、停送电之间的“冲突”,施工管理相关人员可通过修改或变更计划,消除冲突,杜绝了因施工计划审批环节的疏漏,导致多点施工实施过程中产生人车冲突和停送电要求矛盾引起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运用该系统后在计划的申报审批上事先杜绝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了运营安全。
施工管理系统根据作业的请、销点(施工开始、结束),调度命令,接触网(地铁列车取流设备)停送电的审批及完成情况,能够实时在线路示意图中展现线路的占用情况,接触网的供电情况。行车调度员和电力调度员根据线路占用情况,接触网供电情况实施解除线路封锁或者停送电操作的安全卡控,避免夜间(地铁运营结束后)施工期间调度员错误向施工区间发车和停电设备送电,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控制中心在引进和运用该系统后,杜绝了施工过程中因行车指挥、停送电操作错误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施工计划申报、审批、施工(请、销点)环节全部在系统线上进行,与传统的纸制版运行方式相比较,每项计划在该环节减少耗时约20分钟,节约了申报审批环节的人力、物力的损耗,卡控了因人的失误引起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该系统单轨运行后,从未发生过因计划冲突带来的安全事件,也未发生过因调度命令或施工计划存在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运用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运营安全
控制中心作为运营分公司的信息收发中心,生产信息和应急信息的出口均为控制中心。虽然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已经制定了信息报送的组群和信息报送流程相关规定,但目前控制中心指挥地铁一二三号线的运营情况,需要报送的信息量大,尤其在发生应急事件后,事件发展迅速,现场情况瞬间变化较大,需要信息传递量特别大,立即将信息传递到运营分公司上下各级相关人员处是对控制中心信息报送人员的考验。提高信息的出口速度能在出现应急情况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在提高信息发布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同时,运用信息化的先进设备则是最好的方法。针对上述情况,控制中心采购了可连接信息报送手机的蓝牙键盘编辑运营相关信息,故障发生后信息报送人员携带便捷式可移动蓝牙键盘赶赴事发线路的调度台收集并立即编辑信息,减少了现场收集到信息后到达连接外网的信息报送计算机之间的迂回行走时间,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自采用便捷式可移动蓝牙键盘以来,应急情况下每条信息的发布可减少1分30秒,整个应急事件的处置过程在信息报送上至少可节省10分钟,这对控制中心乃至整个运营分公司来说,能使响应和处置更快的进行,为维持运营秩序的稳定和事件的处置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运营安全。
上一篇: 消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下一篇: 重特大交通事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