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职工的身心健康,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煤矿企业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防治职业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煤矿作业环境的客观原因和职工本身的主观原因,影响了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矿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煤矿职业病发生的客观原因
目前,困扰南方煤矿职工的职业病主要为尘肺病、风湿病。现在国家虽未把风湿病列为煤矿职业病的范畴,但风湿病是南方煤矿职工在井下工作中易患的一种病,严重者将丧失劳动能力,我们也把它当作职业病来对待。近年来,南方煤矿这两种职业病每年都有确诊病例。
尘肺病是由于煤矿职工在工作中长期吸入大量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广泛分布在肺里导致肺组织不断纤维化,进而导致全身性的疾病。
造成煤矿职工患尘肺病的客观原因:一是南方煤矿基本上开采的是薄煤层,需要进行全岩巷掘进。而巷道主要岩层为石英石,这种岩石的主要成份就是二氧化硅。并且,由于煤层富存状况及地质变化大,使用综采综掘在技术上还有一定难度。目前在很多煤矿掘进环节上还只能使用老式的凿岩机,职工必须近距离操作,加之巷道空间狭小,职工劳动强度大,导致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大量漂浮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硅粉末。同时,进行放炮施工掘进的生产工艺也增加了患尘肺的机率。二是职工目前使用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简陋,达不到防尘的效果,也不适合重体力劳动者佩戴。目前的劳动防护用品在满足安全功能的同时,不能很好地解决舒适性问题,如防护口罩,由于透气性不好,职工在井下工作时,长时间佩戴会使人感到不适,呼吸困难,一些职工因此不愿佩戴。
风湿病全称为风湿性疾病,泛指以关节、肌肉、骨骼、肌腱、韧带、神经疼痛为共同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它包括100余种疾病,其中常见的就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造成煤矿职工患风湿病的客观原因:一是南方水资源丰富,煤矿井下岩层含水量较多、地壳运动或者在采掘过程中受采动影响导致岩石裂隙增大给地表水提供了良好的下渗通道。同时,在通风中由于井下环境需要供入的风流中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湿度。因此,井下很潮湿,特别是雨季到来时尤为严重,煤矿职工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容易患风湿病,二是煤矿职工作业环境差,煤矿职工劳动强度大,干活时容易出汗,汗湿的衣服不能及时的更换。而休息时,又冷,容易感冒,加之工作繁重,增加了患病的机率。
二、煤矿职业病发生的主观原因
随着煤矿用工形式的变化,职工队伍中的农民工占了很大比例。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采掘一线的部分职工文化素质较低。虽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强制培训,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和主观原因,仍然对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甚少,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三、提高个体防护效果的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形成氛围。要在抓好重点时段宣传的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橱窗、板报、企业内部信息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在矿区、井口、井下安全文化长廊、涉及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等地,悬挂煤矿职业病防治标语和张贴防治方法,特别是针对实际工作中职工防尘、防风湿病的办法和窍门。要通过宣传,使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形成领导重视、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要开展集中培训、分别培训、个别人“开小灶”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职工进行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集中培训时,要严格培训考勤制度、培训会场纪律,要求每一位培训人员认真做好笔记,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对考试不合格者,要重新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同时,逗硬执行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要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卫生领导小组,适时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布置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安排专人具体负责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到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问、事事有人做。要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现行职业病防治的制度、措施,使之更具操作性,更便于执行。
四是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作业环境。煤矿企业每年要拨出专款,用于改进落实的生产工艺,改进防尘设施,探索先进科技成果在煤矿的使用,逐步改善作业环境。
五是强化过程监督,确保个体防护效果。职业病防治重在预防,必须强化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对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的监督。要监督职工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使用防尘设施和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要把不使用防尘设施,故意损坏防尘设施,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掘进工未执行湿式打眼、职工井下睡觉等行为规定为严重“三违”行为,采取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让每一位职工把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变成一种自觉行为,降低、减少直到消灭煤矿职业病。树立煤矿企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