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作条件中存在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职业性病损。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硅尘、煤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电离辐射,如X射线、y射线等。
5)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3.生物因素
1.皮毛工可能接触到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寄生在林木树皮上带有脑炎病毒的壁蚤,医务工作者所接触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等。
(二)工作组织中的有害因素
1)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工作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或任务与作业者生理状况或体力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寒冷季节的低温,工作场所的微小气候。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工作过程不合理或管理不当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中,多种职业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对作业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